流程不必最佳化,而应平台化

Posted by agentd on 09-18,2020

原文:https://www.hbrtaiwan.com/article_content_AR0006736.html
作者:Michael Schrage

流程最佳化能改造使用者体验。如果重新思考流程最佳化,改为把流程当作平台,就能改造你的商业模式。

举例来说,曾有某个应用程式外包团队向公司提出一个很聪明的建议,打算微调使用者体验,希望将公司为客户管理的全球订单履行流程最佳化。

这个构想很简单:不应让买家走完整个线上订购程序之后,才发现没有库存或必须延后交货,何不在一开始就告知产品是否有存货?只要稍微运用存货资料,就能改善客户的期望和流程的效率。这种成本低廉、以顾客为中心、由资料驱动的创新,想必能让客户大为激赏。

然而,如果愈严谨设计「使用案例」(use case,编按:指顾客使用这个流程的各种情况),提升期望及效率的做法也就愈複杂。如果买家找不到他们明确想要的产品,是否就会放弃不买?他们会改投对手阵营吗?产品搭售或促销方案,是否真能有效影响需求和生产流程?

原本看来再简单不过的事,都会流于不确定。分析结果都显示,若提供顾客清楚、及时、正确的资料,对履行订单的关键绩效指标(KPI)造成正面和负面影响的可能性差不多。

这种看来与直觉不符的研究发现,让小组感到有些恼火。定义如此清楚的流程,怎麽会妨碍最佳化?更好的资讯,不是本来就会创造更好的结果吗?某次「促进设计」会议开始之后还不到二十分钟,小组就有了突破:他们发现自己根本就选错问题来处理。

真正的挑战及机会,并不在于将订单履行流程最佳化,而是要打造出更好的全球订单履行平台。换句话说,不论在外观、感受或交付产品上,全球订单履行都应该更像是亚马逊,而非企业应用程式领导商SAP。想让顾客明显更快乐,更重要的是创新,而不是最佳化。

这个体悟让小组如醍醐灌顶,立刻抓到重点,知道平台架构需要的数位及商业设计敏感度,不同于流程架构的需求。他们在回应需求建议书(RFP)方面的外包专业能力,反而让他们无法深入了解,用创意方式履行订单能为顾客和客户带来什麽好处。他们在最佳化方面的长处,反而成了创新的弱点。

把流程「平台化」(platformizing)会是成功的关键。也就是说,应用程式外包小组应重新检视、思考及规划,看看如何最能够将重要的内部流程,转化成可行的商业平台。要求人们把流程视为平台,就会彻底改变人们如何辩论和讨论创新、最佳化、使用者体验这三者之间的权衡取捨。

并不是所有的商业流程都能够或应该改头换面,成为平台。但是,如果用传统分析法来改善或优化流程的报酬率持续下滑,就可能表示已经到了「平台化」的时机。

然而,多数地位稳固的企业在平台策略上都较重视产品,胜过流程。正如朱峰和纳桑.弗尔(Nathan Furr)为《哈佛商业评论》所写文章〈从产品到平台全攻略〉(Products to Platforms: Making the Leap,刊于全球繁体中文版2016年4月号)中指出的:

「在产品商业模式中,企业依据顾客的具体需求来开发差异化产品,以创造价值,并对这些产品收取费用,来获得价值。在平台商业模式中,企业主要藉由连结使用者与第三方,来创造价值,并向使用这个平台的人收费,来获得价值。平台模式带来焦点的转移,从满足具体的顾客需求,变成鼓励大众市场採用,以便让互动次数最大化;或是竞争优势来源的改变,从与产品相关的来源(如产品差异化)取得竞争优势,转变为网路相关的来源,例如连结许多使用者与第三方的网路效应(network effect)。」

区分产品竞争优势及流程竞争优势,在过去确实是有道理的,但「平台化」让这种区别失去意义。商业流程不断数位化、虚拟化、「网路化」(network-ification),因此商业流程特别适合转变成平台。

举例来说,传统营运单位在研究流程最佳化时,很少会运用A/B测试,也很少纳入顾客推荐引擎(recommendation engine)。相对地,像是Google、亚马逊、苹果的App Store或网飞(Netflix)之类的世界级数位平台,几乎可说是狂热地奉行反覆实验和「集体智慧」。

订单履行流程成为平台之后,带来极多机会可区隔不同的顾客群、对各种产品组合做A/B测试,以及瞄准目标作出推荐。缺货或交件延迟的问题是否依然重要?当然重要,但现在顾客可以看到其他诱因(例如折扣、促销、特价方案等等),作为补偿或是购买的诱因。以库存管理为核心的流程最佳化,不再被视为最优先事项,而是让著眼于培养忠诚度、测试及辅助服务的各种使用者体验逐渐变化发展。让创新更快出现、更容易执行的,是平台,而非流程。

因此,现在这个应用程式外包小组就能不再自限于顾客满意度,而开始设法影响这个由流程转变而成的平台上的开发者。有了顾客需求及推荐的相关资料,就能够创造出预测性分析的见解,供应商可根据这些资料来管理及时生产(just-in-time)存货。这样一来,供应链就更能预测未来,成效也更高。

履行订单的定义也改变了,原本是指产品的接单、包装、出货流程,现在转变成平台,做为中介,协助顾客及供应商为彼此创造价值,并从对方那裡获取价值。在这种情形下,不必再去探究最佳化在何处结束,或创新从何处开始。

对大多数企业来说,目前策略上的当务之急,就是判断哪些流程应当或必须转变为平台,是聘雇、训练、筹资、行销、创新,或是软体开发?研发团队何时应该要运用像X大奖那样的方案(X-Prize,编按:美国一家非营利组织,提供以X为名的各种奖项以鼓励创新),何时应运用群众外包进行创新?哪一种适用于各种装置数位训练平台,能够为人力资本投资带来最高的报酬率?

在研发变得愈来愈不是流程、而是平台之后,创新的经济学也随之改变。同样地,企业如果把行销当成平台而非流程来管理,辨识、区隔及服务顾客的做法,会与未把行销当成平台的企业大不相同。只要看看亚马逊、Uber或阿里巴巴就能证明这一点。

应用程式设计介面(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, API)和软体开发套件(Software Development Kit, SDK)正是数位平台创新及改进的祕诀。举例来说,网飞上线后不久就开放了API,让使用者得以透过API连结到《纽约时报》的电影评论,或是找到一些利基型的内容。有了这些API,你最重要的使用者就能够依照自身的需求,将你的平台加以客製化及个人化。API和SDK让使用者得以拥有权力来为自己创造价值。

流程的创新、改善及效率,并不会不再存在,也不会从此就变得不再重要。但新的策略现实在于:愈来愈会是由平台创新来定义及推动流程的能力,而不是由流程创新来推动平台的能力。对顾客、客户、通路或是供应商来说情况都一样,愈来愈会影响使用者体验的将会是平台,而非流程。能够让各种流程之间互相运作,并有效互动的,也是平台,而非流程。

对于旧型产业和企业来说,如果想让关键流程更健全、复原力更强、更能抗拒破坏,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平台化。流程创新的未来就是平台化;而平台的未来,则要仰赖能让平台使用者更具价值的流程。(林俊宏译)